鹤岗
一座包容开放、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个暑期
带着孩子在鹤岗来一场研学之旅吧
一起回顾孕育滋养着城市根与魂的抗联文化、垦荒文化等“五大文化”
沉默的展品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
DAY1
鹤岗市博物馆
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06万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041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29件(套),是集文物收藏、保护、展示、宣教于一体的综合类国家二级博物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少先队社会实践基地、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单位。
展开剩余84%鹤岗城市记忆博物馆资本E家
集收藏、展览、公共教育培训、文化交流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主要珍藏反映百年鹤岗奋斗历程、辉煌成就以及几代鹤岗人民精神风貌的老照片、老物件,油画、雕塑、影像资料、纸质资料等。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微缩景观、艺术、复原建筑等多种展示形式,唤起人们对过往城市生活的记忆,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城市文脉,讲好“鹤岗故事”。
鹤岗国家矿山公园
是我国首批28座国家级矿山公园之一。总面积665.72公顷,这里集中展示了鹤岗矿山百年来的历史以及独特的矿山文化,公园内的浮雕墙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着矿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岭北煤矿露天坑遗址长3000多米,宽100多米,最大坑深130米,占地面积341公顷。由于地质剖面大,地层、矿床、折皱、断层等地质现象在国内罕见,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一幅幅壁画、一座座雕塑的震撼呈现,让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真切地感受鹤岗煤矿的开采历史,而且通过开采机械和机车的展示,你还可以体会一座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感受鹤岗煤矿工人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
东北抗联文化鹤北陈列馆
位于鹤北尚志文化广场内资本E家,建筑面积734.56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赵尚志将军和抗联将士在鹤北生活战斗的珍贵遗物和侵华日军的物证,同时配有多媒体播放厅,可以随时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全面、真实、准确、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
东北抗联文化鹤北陈列馆自2017年开馆以来,全年无假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已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的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重要基地和红色旅游的胜地。
DAY2
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
面积3811平方米,设有序厅、火红年代、拓荒丰碑、人物赞歌、垦荒情、垦荒成果、垦荒新城、红色旅游、未来展望等9个展厅。展馆形象生动再现了中国青年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拓荒壮举,生动诠释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精神。
黑龙江流域博物馆
我国唯一的界江流域博物馆,全方位展示黑龙江全流域自然、历史和民俗的综合性平台,也是反映黑龙江流域权威的自然、历史百科全书。展馆由自然馆、历史馆和民俗馆三个单体馆组成。整座博物馆如巨龙静卧在鹤岗市名山岛上,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龙首”自然馆由峡谷厅、植物厅、古生物厅、动物厅等八个单元组成;“龙身”历史馆讲述了黑龙江流域从远古时期到建国初期的历史脉络;“龙尾”民俗馆,由展示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展厅组成。
兴东抗联交通站遗址
上世纪30年代末,时任东北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和高禹民等人组建了兴东抗联交通站,联络地点是当时的“三家窝棚”(崔家地窨子、荆家鱼皮沟、孙家菜园子)。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兴东抗联交通站为抗联传递情报、运送粮食和急需物资,多次掩护赵尚志、冯仲云、高禹民、金策、陈雷、李敏等抗联将士来往苏联。
研学
让学习不止于课堂
让成长不止于书本
编辑:胡雪
校对:谢大飞
审核:谷晓龙资本E家
发布于:北京市道正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